第107节(1 / 1)

“陛下,钱大人所言还是很有道理,只是目前户部空虚,但是城外灾民不得不救啊。”

崇祯这才面色好看了一点,用柔和的声音说道,

“李卿可有什么办法?”

只见李适说道,

“陛下,京营不久前才从江南采购了一批粮食,虽然还没有全部运至,但是可以拿出些许救济灾民。”

这时兵部尚书吴甡站出来反对,

“陛下,此行万万不可,京营的储备也不是很足,臣昨日查看只够三月所需。京营是京师的根本,万不可有断粮的风险。”

“臣看还是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调粮。”

崇祯也是一脸难色,只好再次看向户部尚书李侍问,

“户部的秋粮何时才能入库。”

李侍问再次匍匐在地,声泪俱下,

“陛下,臣无能啊,最近黄河水暴涨,运河一线也遭到到堵塞,秋粮还被堵在路上。”

崇祯顿时怒火中烧,

“漕运总督是干什么吃的,漕粮可是关乎京师百万人口的基本生活。”

说到这漕运总督,李适当即向一边的督察院佥都御史刘宣使了一个眼神。

佥都御史刘宣顿时会意,站出身来,

“臣督察院佥都御史刘宣弹劾漕运总督李恢先尸位素餐,贪赃枉法,导致秋粮不能按时进京。”

崇祯此时正在气头上,直接说道,

“将漕运总督李恢先下狱问罪。”

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,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求情。

钱谦益更是大惊,这李恢先可不是个小角色。李家可是官宦世家,门生故吏满天下,就这样被撸掉啦?

看来朝堂的水太深,我老钱还把持住不在啊,以后得低调一点。你看首辅周延儒都在闭目养神,这才是我老钱应该学习的地方。

把漕运总督撸掉,崇祯顿时感觉心情舒服了一些,以前想杀个人,罢个官员,一大批人跳出来反对,搞自己心情。

现在多好,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,果然不能欠官员们的俸禄,不然就没有底气。

其他大臣只能说,一看到佥都御史刘宣,就知道李适一党在搞事,哪里敢站出来反对。真的和陛下您的俸禄没有一丝关系,我们不靠那东西吃饭。

“诸位爱卿,还是说城外的灾民该怎么处理吧。”

见众人又开始不说话了,崇祯再次怒火中烧,朕可是才给你们发了俸禄,拿了钱居然不干事?于是便直接点名,

“周先生,你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理。”

周延儒这才睁开了眼睛,不急不慢的说道,

“钱大人的办法就很好。”

然后回到位置上,继续闭目养神,面对崇祯阴沉的脸色完全无视。

反正我周延儒现在也看透了一切,大明日薄西山难以挽救。还有一个奸臣李适和昏君狼狈为奸,像我周延儒这样的正直大臣肯定斗不过。

不过我老周肯定不会主动辞职,也不办事,毕竟我也是寒窗苦读才混到这个位置的。只要昏君你不赶我走,我就在这个位置上要干到死,干到大明灭亡。

崇祯只好把目光放到黄景昉的身上,

“黄卿,你可有什么办法。”

黄景昉一脸忧愁,不得不说钱谦益的办法规规矩矩的,但是奈何没钱没粮,巧妇难为无米炊啊。

但是自己肯定不能学周延儒一样摆烂,

“陛下,只能在太仓拨点粮草救济灾民,号召京师的富户捐献一些粮食也是可以的,还有臣最近正在主持垦殖京师附近的田地,也能收容一些灾民。”

户部尚书李侍问当即站出来反对,

“太仓拨粮这一点万万不可,要是秋粮没有及时到京,京师就得断粮。”

“陛下臣无能,请陛下让臣告老还乡。”

崇祯再次怒不可遏,这个李侍问几次吵着要告老还乡。

“哼,你这老匹夫,一点担当都没有,准奏!”

李侍问???这户部库房干净的连老鼠都不来光临了,根本没有进项,全是开销,你还好意思说我没有担当?

不过还好终于可以丢下这个烫手的山芋,自己也算平安着地,没有被拉出来抵罪了,万幸中的万幸啊!

富户的定义

户部尚书李侍文直接撂挑子不干了,顿时让现场的气氛再次诡异起来。

崇祯的脸色也不太好,李适只得再次站出来说道,

“陛下,灾民千里迢迢从河南一路逃难到京师,是对朝廷的信任,是对皇上的认可,是对大明抱着希望。”

“尽管朝廷有如此多的困难,但是救灾救急,万万不能寒了百姓之心,京营愿意拿出一月的军粮救济百姓。”

崇祯大为感动,这个李卿才是真正为国为民的臣子。

只见李适继续说道,

“现今一是要尽快催促秋粮进京,二是要向京师的富户借粮。”

崇祯当即说道,

“漕运总督无能被罢黜,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。”

现场的众人都低下头不说话,只有钱谦益探头探脑的想要举荐自己的门生故吏,但是见现场气氛诡异,最终还是打消了念头。

最后还是李适站出来,

“前佥都御史史可法丁忧在家,可为漕运总督。”

见没有人说话崇祯便说道,

“那就让史可法迅速上任漕运总督,尽快让秋粮进京。”

“户部尚书空缺,可有合适的大臣举荐。”

现场的众人还是低着头不说话,连这种关键的位置也不出来争抢,崇祯只好说道,

“兵部左侍郎李适升任户部尚书吧。”

李适顿时心里卧槽,这我可不干。

其他人露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,入仕不到三年,就升到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啦?果然国之将亡,必出奸臣昏君妖孽啊!

就让你们昏君奸臣闹吧,我们就当看热闹。

李适赶忙站出身来,

“陛下,臣才疏学浅不能胜任户部尚书,国子祭酒倪元璐,颇懂财政,可为户部尚书。”

崇祯一时没有记起倪元璐是谁,吏部尚书郑三俊当即站出来说道,

“陛下倪元璐是天启二年的进士,历官翰林院编修、侍讲,现在是国子祭酒。此人没有任何财政经验,而且他还是浙江人。”

这句“浙江人”明显加重了语气,当然郑三俊对李适一党的为所欲为实在看不下去了,要站出来主持一下正义。

不过好像崇祯没有听懂一样,

“那就让倪元璐上任户部尚书吧。”

郑三俊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崇祯皇帝,您不是最不喜结党营私吗?这李适和倪元璐明显是乡党啊。

郑三俊只得失魂落魄的退回自己的位置,果然见身边的李党对自己目光不善。郑三俊心里叹息,以后还是少说话。

李适也退回自己的位置,瞟了一眼郑三俊。这个老东西虽然人品还行,但是居然敢给本官上眼药,一定是周延儒这个老贼指使的。

国子祭酒倪元璐最近借着同乡之情拜会李适,李适当然热情接待啊。这种还有一点能力的官员李适肯定喜欢。

这不今天遇到了机会,趁机举荐同乡,那也是为国荐才啊。当然倪元璐送给李适那些书画,肯定是文人之间友好交流。

第一次参加朝会的钱谦益简直开了眼界,这是朝会吗?这简直就是李适的一言堂,我们踏马的都是摆设。

想想自己才华横溢,能力卓越,今天怎么在朝堂上卡词了,这个一定是昨晚没有睡好。

下来后李适亲自站在右安门查看灾民的情况,至于为什么不去现场。李适肯定会说本官上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,灾民这种早在电视上看过,见怪不怪的。

实际上现场看了容易让本来就所剩不多的良心难安,我李适还是做一个狼心狗肺的人吧。

只见城墙下聚集了数万的灾民,远处还有更多的灾民正拖家带口而来。

五城兵马司指挥粱以章说道,

“李大人,城下的灾民我们兵马司大概计算过人数,大约在七万人左右,但是我们派出去查探的士兵说,后续还有更多的灾民正在往京师而来。”

李适也很疑惑,为什么灾民不去温暖江南,而是逃到了苦寒的北边来。李适也很犯难,本来京师的粮食就不够,现在多了这么多的灾民肯定更不够。

但是作为一个良心还没有彻底被狗啃光的人,即使再艰难,也不能放弃百姓。就像自己在朝堂上说的,灾民为什么要来京师,那是对朝廷的信任,而今我李适就是这个朝廷的代言人。

想到快要被黄河泛滥堵塞的运河,李适顿时不寒而栗。看来要快点联合江南的商人,准备海船运粮了。

“你们五城兵马司挨个找富户借粮吧,记得打上借条。我们毕竟是朝廷的官员,代表了正义,到时粮食富足了再还给他们。”

粱以章顿时面露难色,

“李大人,这年头都把粮食看得比自己命都还紧,属下觉得借钱都比借粮要简单。”

李适一眼瞟到粱以章的身上,不悦的说道,

“我们是借,又不是不还。记得多带点士兵,也不要借太多了,借个八成左右就行了,还是给人家留一点。”

“再把粮商的店铺维持好,派专兵十二个时辰保护,不准他们涨价,也不准他们关门,没有粮食了我们卖给他们。”

“要是人手不够,就在京营里面调点人过去。”

粱以章顿时倒吸一口凉气,这么一搞,自己估计名声比李大人还要臭了。

不过粱以章一狠心,说道,

最新小说: 穿越女主的小丫鬟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入戏(作者:妄鸦)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[清穿] 渣尽四海八荒,遍地都是修罗场 重回九零:签到系统带我躺赢 诱捕之下[gb] 嫁三次仍完璧,不如守品质活寡 雪地微仰 陪房丫鬟